浅谈可穿戴设备技能的发展作者: 王洋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可穿戴设备已经渐渐的融入到生活中,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给生活增添了浓重而多彩的一笔。如今惟有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技能的科学水平,才能进一步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针对目前可穿戴设备技能的发展特点可看出今后发展趋势已经变成,可穿戴设备技能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倾向于迷你化、智能化以及高速化等,业界对其技能未来的发展也起初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发展趋势
一、可穿戴设备技能的概括
可穿戴技能起源于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创新技能,通过该项技能能够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讯等多项技能嵌入人们的衣着中,也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可穿戴设备能够通过“内在连通性”快速的获取数据、又因为有超快的分享内容能力,所以能够高效地保持社交联系,从而实现无缝的网络访问体验,淘汰传统的手持设备。
二、可穿戴设备技能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能的发展给事务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然而人们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除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计算”和“移动网络通讯”人们更希望可以把手解放出来。例如,新闻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报道的时侯,同时要做的是抢时间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准时上网;飞机维修人员要维修还要阅读手册,更有可能同时上网进行讨论和交流,所以需要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双手还不能中断维修操作;运动监测、医疗监测也同样需要实时的获取数据、存储数据以及处理数据而不阻碍我们的行动;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则更显突出,比如特种部队的侦察和作战等。于是,人们根据种种需求就把计算机从桌面调到了人的身上,为了实现将其“穿”在身上,通过将模块迷你化设计和合理的布局,分布到人体的各个部位,通过无线传输构成一个移动节点,从而实现移动网络计算的可穿戴设备模式。
在学术科研层面,很多的研讨机构均有专门的实验室或研讨组致力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研讨,也获得了多项创新性的专利与技能,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韩国科学技能院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的工程学院等。在机构与相关活动领域,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成立了可穿戴IT技能委员会,并在多个学术期刊设立了可穿戴设备的专栏。中国学者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展可穿戴智能设备研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主办召开了3届全国性的可穿戴设备学术会议。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863 打算”也支持了多项可穿戴设备相关技能产品研发项目。
三、可穿戴设备技能的现况
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继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又一颠覆性产品。虽然其诞生时间不长,但可穿戴产品形态多样,功能各异。通过分析国内可穿戴设备企业发布产品及未来打算等因素,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特征: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其中智能手表市场占比最多,为(34%),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己有手表使用习惯,而智能手表的功能性、便携性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肯定。其次智能手环/腕带(23%)、智能挂件(8%)、其它(13%)包括智能秤,智能温度计、心率监测器等也占有很大比重。从功能上来看,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具备监测、医疗、娱乐、办公、学习、定位等多种功能。总体来看,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主要的产品形态以智能手表、手环为主,挂件等为辅,功能分布较为侧重运动健身、医疗健康领域。
现对可穿戴设备进行现况分析,其的研讨涉及软件,硬件,互联网,工业设计等多个方向。相关的行业标准还未建立,也存在功耗,面板等一系列技能瓶颈。所以,加强上下游家当链的联动,共同开展技能研讨和标准制定,发挥各自企业的专长和优势,共同促进家当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电子学会倡议,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担任名誉理事长,国内外数十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响应,共同倡议成立“中国可穿戴计算家当推进联盟”。“需求牵引、技能推动”使可穿戴设备技能迅速地发展起来。
四、可穿戴设备技能发展展望
(1)无线化趋势
可穿戴设备实现总体无线化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这与当前笔记本实现的无线是不同的,未来可穿戴设备无线化是指物联网与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如果无线化得到了实现,未来在使用可穿戴设备比用笔记本还方便,能够进行激光图像显示、镭射3D及无线网络充电等。这些属于无线通讯技能,能够为无线局域网和个人局域网提供方便,带来低功耗、高带宽的优势。
(2)网络大数据化趋势
目前,信息技能获得了快速发展,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起初走向智能化,未来完全能够实现家电与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可穿戴设备能够通过网络调控家电的运作,也能够通过网络下载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从而提高家电的本能。同时利用互联网也能够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任何地方就能让家中的电器事务,为生活提供便利。
(3)人性化趋势
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必会要求其更好地为人服务,这就需要可穿戴设备与人之间的交流要人性化,这样人们才会真正使用可穿戴设备。要实现这个指标,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式将会走向多样化,能够通过书写抑制,也能够通过语言抑制、肢体手势抑制等。随着智能化的提升,可穿戴设备能够自动选择操作流程,使用起来较为大略,有可能达到与家用电器操作一样大略,使用者不需要专门学习就能操作。
五、可穿戴设备技能发展的建议
(1)不时完善技能创新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可穿戴设备技能改进有了更高的需求和关注。在推动可穿戴设备技能发展的过程当中,最初必须完善创建可穿戴设备技能的相关措施,对在其发展过程中随时产生的问题做出准时、正确的处理,从而更好地推进其发展。完善相关措施最初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全面系统的明白可穿戴设备技能的实施过程,在开发新技能时也要充分遵循自然以及经济的规律,体现其科学性和实效性等等。惟有兼顾了这些才能在可穿戴设备技能改进和发展中更加的完善,为人所用。
(2)增强可穿戴设备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可穿戴设备技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了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就必须要确保可穿戴设备技能更为完善和顺利的发展。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依赖于人的能力的提高,所以拥有有一批具备高素质和高技术的技能研发人员是实现可穿戴设备技能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可穿戴设备技能的发展可以得到保障就要依赖于这些研发人员可以熟练掌握技能要领和遵守基本事务规范。作为新兴和高科技家当,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提高研发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惟有拥有责任意识的员工才可以确保可穿戴设备技能发展得到重视,而创新意识则更是推动可穿戴设备技能革新的动力。
(3)完善对可穿戴设备技能研讨的奖励机制
近年来,我国的可穿戴设备技能快速发展,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有非常大差距。对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支持对可穿戴设备技能研发的事务,鼓舞相关机构进行技能创新,完善对有突出贡献者的奖励制度,从而促进可穿戴设备技能的大力发展。
具体措施为支持企业开拓市场,鼓舞品牌建设,对获得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定品牌的企业给予奖励;鼓舞业内交流与宣传、支持有影响力的展览会或行业峰会。让企业走出去、经验请进来,对赴境外参加大型国际展会的企业,为其展位费、人员费给予一定补贴,将国外先进的理念、技能引入国内;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整合传统的电视媒体、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力量,为相关产品提供多维度的分发渠道并定期组织宣传活动。(作者单位: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腾讯科技署名.可穿戴技能.http://www.hbstd.gov.cn/kjzx/kjjy/32694.htm.2014.08
[2] 蔡芝蔚.计算机技能发展研讨[J].电脑与电信.2008.02:54-55
[3] 彭斌.论计算机技能发展中的创造与选择[D].东南大学.200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s://www.7428.cn/page/2018/1223/6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