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讯 > 可穿戴论文 > 可穿戴设备深圳成全球研发新中心

可穿戴设备深圳成全球研发新中心

发布时间:2018-12-13 01:06:01 文章来源:未来智讯    
    可穿戴设备:深圳成全球研发新中心作者: 钱玉娟   今年高交会上,可穿戴设备可谓出尽风头。组委会不但在1号馆最好区域设置可穿戴设备展区,还举办可穿戴设备家当链发展论坛,并在记者广场邀请企业与记者面对面交流。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表示,2013年深圳颁布了未来家当的发展规划,而正在颁布规划的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制造设备家当,都将成为深圳未来家当发展的重要链条。“未来,深圳将每年投资10个亿来支撑这个家当的迅速发展。”
  “第一天我们的宣传手册和名片很快派完了,晚上回去,6名同事都要吃金嗓子消火,”优微健科技市场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
  全球最全家当链
  此次高交会上,与可穿戴设备有关的企业展区不下100家,而集中在由组委会特定的1号馆可穿戴设备展区就有30多家。如瑞士SWISSGEAR SARL智能可佩戴手表、优美通信的智能可佩戴手表、Fitbit Flex睡眠智能蓝牙腕带手环、九安医疗的血压测量设备、博冠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泳镜、CNVSYSTEMS的穿戴智能手环和手表、韶音科技的骨传耳机等。
  其中,作为深圳本土可穿戴设备企业,优伴推出了第二代手环,其未来定位是打造健康管理平台;优美科技推出了卫小宝小孩手表,通过手表与配套手机APP连接,实现双向通话、智能定位、一键SOS等功能;而映趣科技推出的inWatch手表、Omate公司推出的“TrueSmart”手表,都已经实现了手表智能化,能够与网络系统链接。
  此外,2号馆村田制作所推出了一系列可穿戴元器件的设计解决方案。而在8号馆一些对照边远的展位,有三家从手机行业转型为可穿戴产品的企业也在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的智能手环和手表,虽然价格和本能都稍逊于专业展区的同行,但这几家企业结合挂出“深圳可穿戴联盟”的标牌,足见进军可穿戴领域发展的劲头十足。
  “权威预测全球今年出货量大致超过4000万设备数,未来可能达到50亿美元(到2018年的产值规模),深圳应该是一个发展的热点,会造成很大的家当链机会。”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讨院院长、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张国新认为。
  优微健科技CEO Paul Harris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介绍,其公司来自加拿大,因看中深圳未来良好的家当环境,才将发展重心迁至深圳,目前研制出的可测试心率的可穿戴产品已经面世。他坦言,“深圳是新的硅谷,很多大公司都来这里发展。全世界的聪明人都去加州赢利,到深圳来生产。”
  而Laurent Le Pen则从手机行业转型,在香港成立了Omate科技公司,发展重心也在深圳,其推出自主研发智能手表,已经远销国外40多个国家。像Laurent一样,以往华强北市场上的一大批手机生产商都起初转型做可穿戴设备,誓要争抢一块家当蛋糕。
  据深圳市宝安区投资推广署副署长卢基贤介绍,在可穿戴设备方面,深圳已经变成从产品设计、产品研发、模具制造、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等各环节完整的可穿戴家当链条。
  “全球的可穿戴产品中80%左右是在深圳生产制造的。”业内知名的可穿戴设备运营商西莓科技结合创始人孙大伟介绍说,目前整体而言,只管美国有很先进的技能、创意,但最终的硬件生产制造基本都在深圳,“深圳是硬件制造、研发对照领先的城市”。
  运动和医疗成主要领域
  在高交会的可穿戴设备家当链发展论坛上,卢基贤说,“深圳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电子信息家当基地,而仅宝安区的电子信息家当就占据深圳的三分之一。”尤其近两年来,全球消费电子家当逐渐进入到智能化时代,可穿戴设备更是闪亮登场。于是,宝安区等深圳官方机构对家当发展的观察便与市场不谋而合。
  另外,今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智能可穿戴技能之年”,而IDG也发布市场调研汇报显示,到2014年年底,全世界范围内将运送超过1900万个可穿戴设备,这是2013年数量的3倍。
  “原来做手机的人如今都在做(智能可穿戴设备)。”孙大伟称,“比如‘中华酷联’(即中兴、华为、酷派和遐想)。”华为之前推出了智能手环,还筹备做耳机、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遐想则推出眼镜、手环;酷派做出了蓝牙手表;中兴也有了手环……
  孙大伟说,“其实,如今大企业和小的创业团队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大企业也并非领先很多,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中一些不错的方案还是来自小的创业团队。”他呼吁在这一家当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给予创业团队更多机会。
  当然,对于可穿戴行业而言,其上下游家当链的相关公司也是虎视眈眈。以高通为例,其未来就是希望将相关业务拓展到可穿戴终端。高通公司高级经理郭鹏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说,有汇报预测显示,智能手表是增长最快速的细分市场之一,从2013年到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70%,他预测,未来排名前三的领域将是信息娱乐、健身和健康、医疗和保健。
  村田科技总经理邓绍能则指出,目前医疗领域的需求对照突出,主要是健康监测,因为无线技能取代以往导线方式获取人体生命体征可以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家庭用仪器的便利性也被看好。此外,安防、军事、体育、宠物等领域的可穿戴市场也值得关注。
  关键技能待攻克
  “目前,手机和手环是可穿戴家当里发展最快局势最好的一个细分市场。”Laurent Le pen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介绍,他们公司在创业时都是一批原来做手机的技能人员,而如今公司为突破技能瓶颈特别招录了一批手表行业的专业人士。
  “这涉及到智能电器和手表两个家当,另外还涉及了时尚家当。一边是手机,一边是手表,你需要融合两者,做到手表技能、电子产品技能以准时尚元素的多元融合。”Laurent Le pen表示,当前家当已经大范围展开了跨界融合。
  只管如此,这一市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的真相是难以改变的。孙大伟认为,如今整体市场容量都不大,“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起来,消费者对这些产品还没有太多的认识,市场仍旧处于一个培育和教育的阶段”。
  “从总体看,国内水平并不低。然而尖端技能,比如操作系统、芯片等优势都在国外,可穿戴家当的主要技能难点还是在国外做。”孙大伟称,目前国内非常一局部企业的硬件小型化技能、操作系统以及电池续航都不成熟。针对可穿戴产品的核心芯片研发,更是目前业内共同面临的尖端技能难题。
  张国新则强调,目前可穿戴家当涉及到一些关键技能,比如材料传感器、低功耗的蓝牙、高灵敏度检测技能等,都有很大制约,“这些方面如果没有攻克的话,可穿戴家当发展会受到制约。”他还指出,可穿戴设备跟智能化时代的联合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单点的智能化并不是真正的智能化,惟有一个全方位的,主网的智能化,才有可能使智能化真正成功。”当然其中的一个个技能难题,都会是可穿戴家当发展的关键考验。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s://www.7428.cn/page/2018/1213/54210/
 与本篇相关的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