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区块链做社区作者: 陆佳裔 今年春节期间,苏文力在伙伴圈发了一个供20个人抢的保险红包。这种红包看上去像是滴滴出行或美团的优惠券,只是点开后,伙伴们发现抢到的不是现金优惠,而是一份最高赔偿额度为200万元的航空意外保险权益,更为特别的是,使用者以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登录阳光保险系统后,该用户的受保信息和赔偿额度便会永久记录下来。
永久记录并且不被窜改,对于商业交易来说,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记账模式。长久以来,账簿是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记录工具,它们以纸质或数据库的形式存在,但要追踪资产流动,仍有很大的局限。
苏文力是阳光保险助理总裁。2016年下半年,他决定将旗下的航空意外保险产品嵌入到一个叫做“布比”的区块链社区中。在此之前,�下的旅行社和线上的OTA旅行平台是保险公司主要的销售渠道,但苏文力认为它们并不理想。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保单信息在纸上流转,不方便审查,也容易出现赔偿额度的纠纷。比如消费者以为他们买的是赔偿200万元的航空意外保险,但实际上OTA旅游公司卖的是赔偿额度20万元的保单,一旦出现异议,失误很难追溯。
区块链的出现看似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顾虑。对于区块链,最大略的理解方式便是将其视为账薄的进化版本,后者是比特币等电子货币背后的一种数字分类账软件。
阳光保险航空意外保险产品的特别之处,恰是在于嵌入了区块链技能―每产生一次交易或流转,就会自动生成一组60多位的加密数字和字母符串,记录在后台的区块链上;如果有人试图窃取数据,软件便会识别编码的变更,进而向平安人员发出警告;此外,分布式记账意味着所有获得授权的参与者无须通过中介,就能够查询到账簿内的任何记录。
为阳光保险提供区块链底层技能的这家公司叫做布比。阳光保险作为首批接入的24个节点之一,分布在依托布比区块链建立的布萌社区上。依照布比创始人蒋海的设想,在这个社区中,保险卡单、积分、理财产品等数字资产能够自由流动,比如馈赠亲友或者彼此交换。目前布萌社区一个月的交易量已达150万笔。2016年下半年,布比获得了启赋资本、招商局创投、创新工厂、万向分布式资本、界石创投等主流投资机构结合投资的3000万元Pre-A轮融资,独立研发了十多项相关技能。 >> 布比创始人蒋海认为就算用户知道自己的数据价值,然而没有好的区块链产品吸引他们使用,这些数据价值还是交到了现有的中心机构手里。
布比区块链的创始人蒋海对区块链有着敏锐的嗅觉。早在2012年,蒋海还在中科院读博士,研讨的领域是网络协议和网络计算,那时,为支持比特币而创建的分布式台账还没有称为“区块链”。但蒋海认为这种技能极具价值,解决了商业交易的信任问题―在区块链网络中,参与的玩家越多、节点越多、见证人越多,要买通造假就越难,这个共识账性能产生的信任感也越强,这样陌生人之间也能建立起信任。
在卖出第一家创业公司后,蒋海起初二次创业,组建了一支技能团队,研讨起内部代号为“网络化信任”的技能。到了2014年,这家公司从点亮资本的结合创始人郭峰和另一家创投机构手里拿到了500万元天使投资。蒋海把融资获得的90%的资源加入技能研发,他认为要将抽象的区块链观念落地应用,底层技能最初要过关。而彼时,如今炙手可热的以太坊和Hyperledger等开发底层算法的机构还都没有成立,应用区块链的几近惟有比特币和另一种数字货币Ripple。“那时哪有明确的想法,便是混沌一片。”蒋海回忆说。
在技能逐步突破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便是如何让区块链从一个抽象的观念落地。2015年和2016年两年间,蒋海和他的团队先后走访了全国六七百家机构,包括全国主要五六十家银行、二三十家交易所,以及几十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和近百家核心企业,听取潜在客户的需求。
那时的区块链技能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溯源、证据链、仓单管理等垂直领域。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大局部公司正在实践的方向。比如沃尔玛使用区块链做供应链溯源,解决食品平安问题,Visa和在线签约公司DocuSign合作,利用区块链的证据链管理,为租车做区块链公证等。
蒋海没有选择从垂直领域挖掘区块链,在他看来,处于初级阶段的区块链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核心产品,缺乏C端消费场景。这和互联网初期的发展类似,后者在出现了邮件、即时通信、在线购物等消费产品后才积累了大批用户。
通过社区集合一批使用区块链技能的数字资产产品,也会让初创公司获得更为重要的资源―用户。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会讨论那些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资产到底属于谁。虽然每个人都是是数字资产的产生者,但实际上权力却掌握在诸如银行、保险、或者BAT等中心机构手中。
“假设它们对你的财产做了批改,你对此毫无办法,”蒋海说,“就算客户知道自己的数据价值,如果没有好的区块链产品吸引他们去使用,这些数据价值还是交到了现有的中心机构手里。”
2016年下半年,蒋海和结合创始人杨帆一同建立布萌社区。他把布比的区块链接口免费开放给苏文力测试。测试从“阳光贝”积分起初,在验证了积分赠与和转让的可行性后,2016年下半年,阳光保险把航空意外险“相当惠”和出行保险“出行惠”也搬上了布萌社区。有了类似阳光保险的先例,半年时间内,钱香金融、华安保险、以及互助保险平台众托帮等9家机构先后投入。当前活跃在布萌社区上的节点有26个,由B端企业带来的C端账户数超过700万。
钱香金融正在测试的项目可能更能表达“让数字资产自由流通”的观念。钱香金融创始人黄崇望正在筹划将其产品和布萌的另一个积分平台打通,以后积分不止能在商城里兑换商品,还能形成钱香金融的理财资产或者阳光保险的保单。这些看不见的数字资产好像回到了首先使用贝壳和布币交易的时代―在没有央行等中心机构的年代里,个人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实现资产的自由流传―进步的点在于,区块链的记录便是以往“第三人”的信任背书。
苏文力也在寻找更符合的场景,试图在布萌社区上串联起新的商品价值链。他认为一些全新的产品能够尝试区块链技能,比如“哈佛校友车险”,这款车险出险几率低且口碑好,只是购买的唯一条件是需表明用户是毕业于哈佛的校友。“最初哈佛愿意把数据放区块链上,第二有这个保险能够购买,第三校友愿意给出自己的数据,这样就产生了价值链,”苏文力说。“即便未来巨头们布局区块链技能,如果布萌在当时已经绑定了大量场景,构建了用户离不开的产品,就依然有价值。”
蒋海的指标很清晰,布比未来的发展仍然在于尽可能多地接入机构用户,让机构之间的数据流动,比如让购买了阳光保险的用户能够把保单兑换为另一个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他打算在今年接入100家机构,在未来两三年内,接入500家左右机构,其中包括200家以上的中型机构。
只是,布比可能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吸引大体量公司的入驻。对于大公司而言,它们已经通过大量资金,垄断了消费场景和客户信息。你必须先写入数据,得到客户授权后,链上的其他商户才能使用数据。而数据的写入和共享,偏偏是数据垄断者、场景垄断者、流量垄断者都反感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一场和大公司赛跑的时间争夺战。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s://www.7428.cn/page/2018/1125/46607/